未时忌什么生肖?
这个说法是古代相马论时的一个说法,现在已经不适用了,所谓的“午”其实指的是“日影”,古代劳动人民在一天中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时间的变化,将整个白天均分成12等份,每等份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小时,从早晨到中午十一点半为阳,从下午十三点到傍晚十五点为阴。而“未时”就是下午十三点至十五点的时间段。 由于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位置确定时间的方法和现代的测量方法有细微的差异,所以古代人的十二个时辰和我们现在的两个小时一个单位的时间还是有微差的,这种微差属于正常情况范围内,对我们的生活影响不大。但这却是一个误区,有人据此来推断十二生肖的吉凶是不正确的。
当然如果你说计算错误也就算了,还有人用“午”代表“马”,然后用阴阳五行来推断“午时”(中午十一时至十三时)为阳极,“子”位属水,“丑”位属金,“寅”位属木,“卯”位属木,这样一来的话,“午”时就属于五行的火,那岂不是要把十二地支全排一遍然后算一算哪个属性多,哪个就少吗?这是完全不符合古人发明干支的原理的。
古人建立五行生克关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推算年的四季五行的旺衰以及日子的五行,以此来推测一年或者是两天某个时间点某个五行的运势是好是坏。而每个五行对应的是十二地支,并不是单一的某一个数字或者属相。如果真要细分的话应该是这样: 金:甲、乙(木) 丙、丁(火) 戊、己(土) 庚、辛(金) 壬、癸(水) 火:丙、丁(火) 戊、己(土) 庚.辛(金) 壬、癸(水生) 土:戊、己(土) 庚、辛金(金) 壬、癸(水) 甲、乙(木) 丙、7丁(火) 水:壬、癸(水) 甲、乙(木) 丙.丁(火) 戊、己(土地) 庚、辛(金) 木:甲、乙(木) 丙.7丁(火) 戊、己(中央土) 庚、辛(金)